Site Network: Home | Blogcrowds | Gecko and Fly | About

本会宗旨和介绍

【齐家基金会】 The Family of Che Foundation (香港警察总部社团登记编号:CP/LIC/SO/19/11600) 网址http://chefoundation.blogspot.com/ (一)本基金会于一九九二年夏天宣布成立,为无分性别、年龄、宗教、籍贯 之民间志愿组织。 (二)本会宗旨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效法 国父「博爱」的精神和「服务」的人生观,为我国品学兼优的清寒子弟服务。 (三)凡关心中华民族的前途,愿意为「教育扶贫」事业出钱、出力者,都是同志,会员包括中、港、台、美、加各界人士。 (四)主要工作:探访品学兼优的清寒子弟,赠送图书、文具和奖学金等。 (五)本会只接受会员和会员的亲友捐赠奖学金和衣物,会员探访贫困山区,或山区会员访问当地被资助学生,均不得接受款宴和礼物。 (六)本会有四个『坚持』: 一不从政;二不从商;三不公开筹款或募捐;四捐赠金钱和物资不劳烦各地官员。 【机构成员】 顾 问:吕国珍女士、齐心先生(教育界)、李素琴女士(法律界) 主 席:陈平玫女士 副 主 席:刘贻发先生 财 务:施玉霞女士 秘书长:陆楚文女士 (luchuwen@hotmail.com) 助理:丁建国先生 (dingjianguo1982@163.com) 总干事:齐涓涓女士 (che_kven_kven@hotmail.com) 文书:刘怡宏小姐 (yihongruc@yahoo.com.cn) 文书:高波音小姐 (bydxc@163.com) 义工:王叙先生 注:会员都是志愿者,原则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捐赠奖、助学金,或向亲友募集善款做奖、助学金;另一类是「上山下乡」探访,或北上深圳,将图书、文具、衣物等等,寄往山区,或赠送已就业的学生。

齊家留言版

有任何建議或問題,可於本文後面留言。

作者:陳 侃

齊家基金會歷史悠久,美俗良風很多,而最值得人們
讚賞的,卻是「四守」。
這四件事可以說是全體會員和義工的高超德行。
我建議大家加以重視,永遠保持:
一、 堅守純慈善立場,不兼作政治活動;
二、 堅守純贊助心願,不要求任何回報;
三、 堅守純服務志節,不從中貪污舞弊;
四、 堅守重偏差原則,不畏懼奔波勞苦。

有教無類

作者:呂國珍

孔聖人的「有教無類」多理想、圓滿! 但今日的中國教育竟是「有教有類」,最刺眼的應是高幹們利用公家轎車接送子女上下學的一類吧!那些貴氣、嬌氣的公子、小姐,與山區繳不起學費的苦命孩子,真是最強烈的對比。我們總是想利用特異功能----乾坤挪移大法,將官員貪汙的款項,轉至山區教師的薪水與貧困學生的助學金,如此,中國的教育會改善許多。但,回到現實,卻是我們「上山下鄉」的會員,一步一腳印的將海內外會員有限的金錢、物資,和無限的愛心,送往窮鄉僻壤。或許有一天,因資訊的無遠弗屆,貧困山區也能享有科技帶來的教學成果。在這之前,人們要努力多少年呢?看來還有一段好長、好長的路。同志們:繼續付出吧!

2000.7.25

中國人的問題

作者:齊心

本文不從「政治」的角度討論「中國人」的問題。本文的「中國人」指的是生活在海峽兩岸的「中華民族」人民。先看看下面幾則台灣新聞:

一、七月二十二日台灣發生「八掌溪事件」。四名工人在暴漲的溪水中
支持近三小時,等待救援。政府救援單位海鷗中隊卻說 「二千五
百公尺以下是空中警察的責任」,但是等到空中警察隊暖機三十分
鐘再起飛時,四名工人早已被洪水沖走。

二、新竹縣議員檢舉九二一震災善款被用在招待國姓鄉長、鄉民代表、
公所主管及地方特權人士前往日本、中國大陸旅遊,名為考察,實
為「買春」。縣府社會局說「實際用途難以查證,但會進行了解」。
國姓鄉公所提出詳細使用情況,包括九二一載運屍體的「紅包」,
表示一切都依規定辦理。

三、受刑人再生協會與「愛滋病患中途之家」簽訂合約,將提供六個催
討專員職務給愛滋病患,希望藉著愛滋病患帶來債務人的精神壓力,
達到催討目的,同時提供愛滋病患者一條就業管道。

四、海軍獵雷艦、拉法葉軍艦採購弊案及海軍上校尹清楓命案、軍機洩
密案,檢察官統合、協調相關偵查工作,以期突破案情瓶頸。

五、高屏溪遭傾倒廢溶劑污染水源案,又查出非法儲存場,儲存的廢棄
物與實際申報數量不符,且廢棄物焚化爐也未達環保要求,檢察官追
究環保單位核准焚化爐動火的責任。

六、國立大學校長聯合爭取預算,私立大學指國立學浪費。

就「八掌溪事件」而言,全國民眾看電視的現場轉播,無不深感憤
怒(除了政府官員以外)。當全國民眾指責海鷗中隊時,軍方為了減輕
自己的責任,派員查出 「空警隊的直升機飛行員並未在辦公地點留守
待命,所以起飛太慢」。似乎告訴大家,不要都責怪海鷗中隊。依據塔
台紀錄,確實是「人被沖走7分鐘空警隊直升機才起飛」。數天來,新
聞記者不斷揭露相關官員的謊言。 政府官員眼看民憤難息,宣佈將大
小官員記過,再批准幾個官員的辭呈。 監察委員「主動」申請調查
(平常主動一些豈不更好?)。地檢署也派三名檢察官調查。政府又
搬出「公務人員服務法」、「國家賠償法」、「刑法」,說要「依法嚴辦」
(難道這些法律平常都在睡覺?)。

報紙上,所有指責政府與公務員的詞句都出籠了:「顢頇」、「官僚殺人」、
「無能」、「敷衍塞責」、「推諉卸責」、「本位主義」。與日本相較,
「台灣四條命不如一隻日本狗?」

號稱「全民政府」、「清流共治」的新政府,一下子變成了「舊僚氣」
充斥的「無能政府」。相形之下,兩岸「密使案」就變得無關緊要了。
這些新聞反映了中國人數千年來的問題,「官僚」、「鄉愿」、「自私」、
「現實」、「自掃門前雪」、「紅包文化」、「得過且過」、「欺上瞞下」、「推
諉卸責」、「官商勾結」、「苟且徇私」等等。九二一地震時,大家都在當
義工協助救災時,協助搬運屍體居然要「紅包」?「紅包」還能列入帳目?
其次,台灣「倒債的」人可真不少,居然要用「愛滋病患」去討債。

有人認為用這種方法討債不道德,但是為何不想想「惡性倒債」的人有多可惡。
軍購弊案,連法國政府都查出台灣政府有人收受賄款,台灣政府卻不積極
查辦。環境污染問題層出不窮,歷任環保署長卻仍然步步高升,政府除了
開些罰單罰款,似乎從來不會主動積極偵辦,追根究底。難道這些製造污
染的有錢老闆會因為小額罰款就「良心發現」、「不再到處埋有毒廢棄物」?

國立大學校長叫窮,許多大學寒暑假卻上半天班,或有額外休假;校內的
各種津貼與酬勞費一年比一年多,濫用經費為選舉佈樁;又有幾個大學校
長檢討學校的學術研究與課程?

這些問題顯示,不只是政府有嚴重問題,社會風氣與國民素質都有問
題。要革除中國人的這些弊病,一定要靠教育。所謂「教育」,不是多
發幾張「學校文憑」而已。「教育」除了「基本生活知識」與「職業專長」
外,更要培養學生「明辨是非」、「主動」、「積極」、「負責」、「守法」的精
神與態度。「生活知識與職業專長」不難做到,要使多數國民能「明辨是
非」、「主動」、「積極」、「負責」、「守法」就不容易。

有一個留學德國的中國學生,為了省錢,自己換汽車機油,將廢油倒進水溝。
鄰居的德國人看到了,打電話報警,警察到學校傳訊該學生。
如果每個中國人都像德國民眾一樣,看到違法的行為就檢舉,
如果中國的公務員也向德國公務員一
樣,積極依法辦理一切事務,我們的社會就會和德國一樣好。然而,教育
不是短期的工作,往往數十年也不易有成效。即使教科書與歐美相同、教
學研究設備完善,老師、教授不認真或混日子,研究水準如何提昇?學生
怎麼教的好?學生每天所接觸的社會處處是鄉愿,立委也有許多黑道、財
閥、沒學問、沒氣質的人,政府官員推諉卸責官僚作風難改,學生會相信
書上的道理嗎?學生畢業進社會染缸豈能不受影響,久而久之,很多人就
染上相同的毛病。

台灣的官員與人民有不少問題,大陸也有相同的問題,不必一一列舉。
一個國家的經濟改革容易,農業工業新技術也容易學習,製造電腦也不
是難事,但是社會風氣改革往往十分困難。

三十餘年前,一個美國人就曾寫過一篇文章「人情味與公德心」,讚
美台灣的人情味濃,卻也批評台灣人公德心很差。數十年過去了,許多情
形依舊。無論台灣或大陸,如果有好的領導人物,從政治與教育上作全面
的改革,或許四、五十年後,中國人會進步。或許,台灣人不會再在自己
門前放「路霸」佔車位。大學教授不會「抄論文」、「假道學」、「誤人子弟」。

政府公務員不會「混日子」、「推卸責任」、「貪污受賄」、「欺上瞞下」。立
法委員多一些「有學識」、「有品德」、「有能力」的人,少一些「狗腿」、「黑
道」、「軍火販子」,少搞一些「特權貸款」、「政商勾結」。商人少逃漏稅,
造假帳。警察認真破案,檢察官認真辦案,法官依法裁判…….
中國人的問題這麼多,中國人真的能改嗎?四、五十年夠嗎? 目前
台灣經濟繁榮,民生富裕。但是,從台灣民主政治、人民素質各方面看來,
與歐美社會水準仍有極大差距。 外國的經濟學者認為,台灣的經濟表面
繁榮,但缺乏像歐美一樣的穩固基礎。

科學上有個笑話:一個新的理論被學術界接受,往往不是原來反對的人想通了,
而是原來反對的人死光了。

中國人有這麼多的問題,絕不能依賴目前兩岸檯面上的政客。 與其
期待政客懷抱古聖先賢「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崇高理念,和「為
人民服務」的職業道德,致力於政治改革。 或期待這一代的壞人死光,
不如期待多一點人加入 「齊家基金會」做義工, 發揚 「不求名利、明
辨是非、關懷弱勢族群、與惡勢力誓不兩立」的精神, 致力於「教育扶
貧」,讓貧困山區品學兼優的清寒學子接受較好的教育,讓下一代中國人
(或中華民族的人民)之中,有更多 「正直、善良、勇敢」的人。
一百元人民幣在中國沿海城市,只不過一頓早茶的消費,甚至於,只
是孩子一天的零用錢(廣東南海暴發戶的炫耀)。 但是,對於偏遠山區的
窮孩子,卻是決定能否繼續求學,改變一生命運的救命錢。

「齊家基金會」嚴格監督「扶貧」工作,堅持落實海外熱心人士捐出
的每一分錢,令貧困山區的「教育」得以改善。

愚見:中國人的希望不在「政客」、「官僚」、「富而不仁的富商巨賈」
身上;中國人的希望,在實實在在做事的人身上。

作者:齊涓涓

接到梅州台商來電:「張老師很努力、很好。」,我這才放下心頭大石。記得在廣州接車時,張老師身上僅餘數十元。我和廣州朋友集資送他一張去梅州的火車票,還買了泡麵、礦泉水讓他帶著。並再三叮囑:旅途小心、按照指示去停車場找鍾老闆。

想當年,張老師才二十一歲,有見於家鄉的黃土地長年乾旱、一望無際是寸草不生,村裡沒小學,年幼的孩子沒書讀。

他想:自己初中畢業,教教學前班和一二年級該沒問題吧?!於是,撬開了荒廢的窯洞課室、打掃、佈置,想不到,家長聞風送來上學的孩子竟有二十多個。

地方政府樂得實踐「人民教育人民辦」的口號,撥了幾分地,讓他種薯仔維生。就這樣,他拿起了教鞭,開始了無分文收入的粉筆生涯。

九三年,明報記者林翠芬小姐親赴黃土高原採訪,報導了張老師的故事,和窯洞課室已成危房的不幸消息。

次年清明,我和朋友帶著一箱文具去,帶回了高原上老百姓掙扎求存、窯洞課室搖搖欲墜的照片。年底,蒙熱心的張月英小姐和陳美賢女士捐款八千多元,資助張老師重建課室、購買課桌椅。


張老師和村民同心合力、義務勞動,爭取每個天時、抗拒地不利,總算建好了課室、買齊了桌椅。不料,多次拒絕援助的鄉幹部露臉了,強迫張老師交出餘款,聲言負責校門和圍牆的工程。

新的課室給黃土地的孩子帶來了歡笑和希望,但遲遲未動工的校門,令香港熱心的同胞憤怒和失望。

今年初,我一紙告上省紀檢委,經有關單位調查後,覆函:校門遲遲未動工因為封凍,有關單位會監督餘下工程。

哀哉!官官相衛何時了?封凍能達三年之久?最慘的還是張老師,地方惡勢力恨他揭發貪污的事,利用群眾力量製造風雨:建築材料不好、課桌椅太貴。

為了遠離惡勢力、清清靜靜過日子,張老師毅然下江南,教師一職由高中畢業的堂兄接任。

從執教鞭轉為體力勞動,張老師一樣的勝任愉快,精神和毅力可嘉。如今,他置身於明山秀水之間,與世無爭,更是令黃土地上的待業青年和海外為口奔馳的中年朋友羨慕不已。

塞翁失馬、焉知非褔?!

此文發表於 : 青雙周-(96年)

Orchids Atop Limestone Mountains
---Southwest china's Yao Research Area ......

作者:齊涓涓]

傜族世代定居於廣東/廣西的邊界,連綿的高山和丘陵地都是石灰岩 。九三年香港的<明報>報導了當地山民生活之困苦,學童長途跋涉上學之艱,我開始認識了傜族.。

九四年夏天,華南地區暴雨成災。傜族自治縣的南崗小學校長來信說,在地兩所分校的校舍搖搖欲墜,隨時會塌陷,影響學生上課甚鉅,希望我們能夠協助復原。因此,我決定去實地拍攝危房情況,再回香港幫他們尋建的資金。

從廣州市乘長途汽車去南傜自治縣的一路上,路況十分崎嶇,有歹徒竄出搶劫,我咬緊牙根,閉目養神,不敢過問車匪路點霸欺凌民工,誘賭等惡行.但,最後還是忍不住強出頭,我瞪大了眼晴,提高嗓子,指著那群歹徒:「電視台記者和縣長在終點站等著我們,趕快下車別耽誤了我們的扶貧工作。」歹徒臨走時狠狠地瞪我兩眼,給了湖南民工兩拳,民工死脗逃生,算是託了[記者和縣長]的福。

那次的探訪旅程不算很辛苦,在預料的攀山越嶺中竟有不少意外的驚喜.,於崇山峻嶺下,我喝了一大瓶淨純,清甜的天然礦泉水。觀賞雲天迷霧裡乍隱乍現的青峰秀巒,恍如欣賞張大千先生的名畫,又像捧著郎靜山先生的攝影佳作。能置身如詩如畫的世界,與樸實,善良,堅持理想的山區教師談天說地論古今,既浪漫又完美,今生復何求!

當我們坐在岩石上休息,俯視山下的羊腸小道,仰望頭頂的藍天白雲時,我禁不住幻想,生產連山礦泉水,連山罐裝新鮮空氣,建直升機場,發展旅遊事業等。 扶貧被<<歷史的傷口>>和<<血染的丰采>>糾纏了數年,揮之下不去的悲憤,全拋到九霄雲外了。

兩年來,我們為該校募得醫藥,並致送多種圖書和文具,也資助教師進修,又得到香港扶輪社捐款重建了兩所分校。難得的是鄧春明校長和唐三貴老師加入香港齊家基金會,將國父[博愛和服務]的精神在落後山區傳播落實了下來。

今年春節後,鄧校長來過兩次電話,一是為村裡考上師範學校的學生請求資助,在大陸,品學兼優的孩子如欲立志為人師表,一貧如洗的家長就要為上萬元的雜費傷透腦筋。二是告之「普賢社」剛匯款資助兩位老師進修,所以他要退回本會今年的資助款項,好幫助其他人.海外同志山區青年獻身教育的大志。

山區的教育工作者為了民族的前途,堅守崗位,安貧樂道,就像毫不起眼的風雨蘭一樣,在寒風暴雨下開出鮮黃的小花,昂然挺立,誓不低頭生活在豔陽天下的我們,能無動於衷嗎?

光華雜誌

南竹灣的太陽.

作者:齊涓涓

「…..南泥灣好地方….」阿發同志站在高崗上,貪心的吸了幾口花錢也買不到的新鮮空氣,興奮得啍起歌來。他從大西北的南泥灣跨過二萬五千里,來到廣西的高寒地帶,那聯想力豐富得可以寫革命小說。

我等三人幫千里迢迢攀上了海拔千多尺,探訪常年煙雨濛濛,與世隔絕,連鄉幹部都沒去過的南竹灣屯。

「上山下鄉」的一路上,我們冒著寒霧和濕氣,一步一驚心的踩在層層梯田的田邊上,萬一滾了下去,雖然不致於粉身碎骨,但在騰雲之後來個泥漿浴,肯定有承受不了的驚險和刺激。

農民指著右前方遠遠的空地和小屋說,那裏就是南竹灣小學,陪我們去家訪的民協幹部稱讚趙老師人如其名「芳名有個<靈>字」。趙老 師純樸,靈氣逼人,難得的是她熱愛教育事業,深得家長和學生愛戴。她在這個不是天堂的貧困屯裏,為小朋友建立了樂園.,可惜!農民告訢我們,明天放假,趙老師應該巳經回去了,她的家在幾公里外。

去南竹灣的小路,不是穿梭於梯田之間,就是繞著山腰上上下下,途中碰到兩個可愛的小朋友,筆者告訢他們,會把照片寄去學校,想不到年紀小小的孩子竟懂得說:「謝謝!再見!」,可見趙老師教導有方。

行行復行行,不知歇了幾回,喘過幾口氣,總算到了我們尋訪的小朋友家。我們和年年考第一的小朋友趙文雄的家長聊天,發放獎學金,拍照,收取試卷和謝函後,正想摸黑下山,突然暴雨傾盆,莫非老天爺有意留客?為了認真面對現實,筆者堅持獨自留在趙家,讓眾人去村長的大宅院借宿。

漫漫長夜,筆者忙著拍照,忙著和天真活潑的趙文雄談天說地,原來家中靠水力發電的工作由他負責。談起年年拖欠學雜費,他父母一臉無奈,因惡劣的氣候影響了收成,一年一造的稻米都要再三播種,簡直是和老天爺賭運氣。每年三個月的缺糧期,山民就靠挖竹筍,扛粗大的竹杆進城賣它個三,五元,才能買點雜糧熬過寒冬。

談到他們敬仰的趙老師也發獎學金,有的給兩元,有的給三元。他父母都明白,老師是存心幫助貧困學生。

山區教師的月薪才百多元,就算地方政府不拖久薪水,也得省吃儉用才能過日,年輕的趙老師竟有老黨員朱鎔基「勇往直前,義無反顧」的 精神,令人敬佩也令人驚嘆。

筆者為了一睹老師的風采,也為了再次「公費旅遊」,決定改善南竹灣小學的燈光設備,讓東方升起的紅太陽,照耀這小小的學堂。

發表於:明報

後記 : 趙老師芳名『蓮球』,千禧五月得知趙老師快做媽媽了,在此遙祝『母子安康』。

教育扶貧兩手牽

作者:齊涓涓

最近,筆者又回歸神州大地,為「教育扶貧」大業出一點點力…….做義工。旅途中,與初相識的海外華人談起這事,總能引起共鳴,莫不讚賞海外熱心人士「教育」「扶貧」兩手牽的理念。

然而,在硬座火車上,在馬達三輪車 上, 在黃水滾滾的渡河邊……..,望著同胞們茫茫的眼神,很懷疑他們只知道「扶貧」是怎麼回事,「教育」在他們心目中,大概像領導層允許的「先富起來」;是神話。

貧困山區的小學生,每學期要繳幾百元學雜費,特困戶子弟有幸遇上公正無私的扶貧專員,才能得到「希望工程」的資助,每年減免數十元,咬緊牙根送孩子上學的,那個不是背了一屁股債,不讓孩子上學?難道世世代代的窮下去,五十年不變?竹林深處,彷彿迴盪著百年的悲鳴;怎麼辦?怎麼辦?�?

「扶貧」要監督;「教育扶貧」要親力親為。除了嚴格監督獎、 助學金的落實,還要跟在小學生後頭攀山越嶺,實地去了解特困戶情況,順便對家長們的吸煙,迷信等不良習俗進行教育。

一無所有,求助無門的家長們,很珍惜海外的資助,教育他們不困難,問題往往出在小學校長身上。山區小學校長的知識和能力都很差,雖然和海外義工接觸多了,認識到海外傳媒監管的力量非同小可,不敢有貪污的念頭,但偏私之心仍舊難免。

筆者前後三次探訪安徽省的雞鳴村,每晚都有家長拿著孩子的成績單來敲門,言談中得知: 農民很自卑,不敢主動接觸外賓,又怕向校畏求助會被批評,鼓起勇氣摸黑來求助的,實在是,經不起孩子苦苦哀求。

最近,筆者,再訪該村,抽空和曾一同爬山,釣魚的孩子聊天,知道那個年年考第一的男孩上中學了,是他姐姐退學,讓他讀的. 當晚,筆者堅持在那男孩家裡過夜,一夜長談,才知道四月份去視察建校工程時,男孩的母親兩度爬上學校的山坡,想為品學兼優的女兒求助,卻因擔心碰到校長, 擔心和校長沒關係……,半途而回。

筆者埋怨她太膽小了,強調海外「扶貧」單位派人「上山下鄉」,正是為求公正、實在的幫助清寒子弟。燈火昏黃下,她臉上閃著淚光,是悔恨自己的無知,還是掛念遠方的女兒?

筆者仔細看過學校給男孩的欠繳學費單,瞧瞧滿屋的蠶和桑葉,聽他們講述幹部對於老弱農民養蠶的「錢途」、 失學青年南下特區打工的 「 錢途」,樣樣都打主意,忍不住想問一聲英明的領導:究竟是那些人「脫貧致富」了?土牆上寫的「人民教育為人民」,永遠是「百年」大計?

明報 20/10/97

黃土地走一回

作者:齊涓涓

清明時節,我正在中國西的黃土高原探訪窯洞小學。

長年乾旱的黃土地,居然有細雨紛飛的奇景,是中國曆法的準確?還是老天爺太幽默了?

「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颳過…….」是我喜歡的西北民歌。如今,腳踏實地面對這蒼茫、荒涼 、無水、無電、沒有公路的深谷大溝,也是中國共產黨的搖藍,我卻瀟灑不起來,深信「無語問蒼天」的悲哀,折磨著山區世世代代的百姓。

窯洞小學的孩子們趴在地上,一邊用樹枝練習寫字,一邊唱歌似的用土語背誦課文。

天真的眼神閃亮在乾裂、凍傷、滿是灰土的臉蛋上,不知他們幼小心靈可曾幻想過有筆有紙的日子?(我恍惚穿過時光隧道,回到遠古的從前)

村幹事說當地還有吃不飽家庭,大山裡生活極困苦,種一分地,煮一鍋粥、甚至於喝一口水,都要看老天爺的臉色。偏偏老天爺是鐵石心腸,長年不落幾滴同情淚。

寸草不生的黃土地山高谷,對外交通困難,很多老年人沒踏出過大山一步,別說觀光沿海的繁華都市,就連縣裡的柏油大馬路、幾層樓的洋房和工廠,都沒機會見識。

西北鄉鎮的土牆上都寫著「人民教育為人民」、「人民教育人民辦」的口號。我探訪的窯洞小學正是一所民辦小學,張老師初中畢業回鄉,有感同村子弟失學的不幸, 把鎖了多年的破窯洞打開,自行收生教學。

二年來,他授課的同時,還要小心翼翼地留意搖搖欲墜的屋頂和四壁。

張老師住在課室旁的小窯洞,假日練毛筆字來消磨時間,咫尺天地就成了他的書法作品展覽廳。

香港的記者們敬佩他吃得苦中苦(靠一點土地種馬鈴薯維生),曾匯過幾百元支持他,可是他捨不得動用分文。落後山區百姓無知是不幸的,更不幸的是無知百姓幻想追隨改革開放的的隊伍,期望「錢途」光明,盲目地闖向大城市,令人口販子有機可乘,藉口介紹工作為名,將婦女拐賣到東、蒙古等地。

更可悲的被拐賣的婦女又被利用作騙財工具,害得家鄉親人為了那一線希望,年復一年地東湊西借,匯款給消遙法外的歹徒。

山中一日,世上一年,我像閱讀了一篇人間悲慘史,整夜難入睡。

大清早,我期待火紅的夕陽為死寂、灰暗的大地帶來光明。霧瀰漫,氣溫在零度左右。接近中午,霧才漸漸散去,路旁、山坡邊都披上層層霜花,東方?仍不見半點紅。

村民們見狀催我快走,因為山區不氣變化無常,時而狂風大作黃沙滿天,時而驕陽肆虐人畜都中暑,萬一下場雪,地滑路險,說不定把我困在山裡七,八天。

我滿懷惆悵告別大山,告別樸實的村民和張老師,隱隱中聽到狂風飛沙在嘆息:「黃土地上千百年,一把辛酸卻無淚。」

發表於:光華雜誌

訪貧苦學生有感

作者:江彩鳳

2000年的12月15日,在這風和日麗的日子裡,我跟隨著
齊涓涓老師來到了花都市北興鎮鎮東小學學生楊錦新的家裡,
探訪這個在貧苦中自強不息的小學生。
北興鎮雖然離廣州這個大都市只有三十來公里的距離,但
如果你以為它是魚米之鄉,那就錯了。看著那些破舊低矮的泥
磚屋,還以為是到了中國內地某個邊遠的山區。

我們探訪的楊錦新同學已經讀小學五年級了,但看他的身
形與身高,就好像一個剛上一年級的小學生,瘦瘦的、小小的,
一看就知道是營養不良。但這副營養不良的身軀,卻能夠從一年
級開始,就基本保持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每次評選「三好學生」
都少不了他的一份。而且,他家四兄弟姐妹個個一樣,可謂「一
門四傑」。

可惜!有這樣令人驕傲成績的學生,卻常常有著失學的憂慮,
這為什麼?因為窮!他們的父母也都知道:要改變下一代的命運,
就一定要讀好書, 因此,一直是勒緊褲帶過日子,把錢一分一分
的積起來,給孩子們繳學費。

但四個孩子的學費對於只靠種一點點農地的他們來說, 並不
是省就能省得出來,每學期要繳學費的時候,做父母的還是要東借
西借,才能勉強湊齊。

前兩年,楊錦新的大姐考上市重點高中時,就差一點因為缺學
費而輟學,幸好鄉親們有情有義,伸出支援之手----無息貸款。
在二千年的今天,在中國算是經濟條件較好的城市裡,居然還
有如此貧困的人家,不能不令人驚訝。這讓我覺得:若然現在不幫
這些孩子改變命運,那麼,這種「在命運旅途上苦苦掙扎的悲涼」,
將延續到他們下一代身上,我實在不敢想像,我中華民族那一天才
能「國強民富」?

我相信,在大多數百姓瘋狂「向錢看」的社會裡,一定有覺悟
性高的人士已意識到: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盡自己能力幫助品學
兼優的清寒學子,是迫在眉睫的義舉。

千禧「壯」舉

作者:齊涓涓

人老了、無所事事,總愛「想當年」?非也!此乃編輯大人賜電---- 逼出來的,何況,在下正值「壯年」。不過,憑良心講,在下人未老心已老,對於政府與各界給予「長者」的種種優惠,還真是垂涎三尺,人窮志短也!

言歸正傳,壯年之所作所為,理所當然是「『壯』舉」。首先,「旺旺天地」五福臨門,波比女於十二月六日誕下四女一男,帶牠回來的義工梁姑娘榮昇外婆了。

關注「旺旺天地」的朋友們一定很奇怪:「旺旺天地」不是流浪狗的女童院嗎?何來白狗王子和波比女談戀愛?唉!只怪波比女太袖珍、太可愛,家有狗仔的義工以為牠才四、五個月大, 帶回家小住,啦!出事了!出事了!幸好!波比女的兒子已經有人認頭,兩個月後將告別「旺旺天地」和牠那不苦命的媽。

關注「旺旺天地」的朋友們,您見識過平民百姓挑戰官僚的堅持與毅力嗎?就在偉大祖國萬眾歡騰的十月裡,在下與義工經歷了「八日抗戰」,敵對陣營----「魚農處」。「魚農處」捉狗大隊巡視離島,聲言有權指控 「『旺旺天地』義工虐待動物」,限期一週內改善環境:室內外鋪水泥地、替狗兒們準備鋪木板的鐵架床、帶所有狗兒就醫並提交醫生證明。否則,送負責人上法庭,輕則罰款五千大元、重則送進特區集中營,享受免費住宿和不溫飽的三餐,狗兒們的下場?白痴才會問,當然是充軍黃泉路。我等不滿「魚農處」歧視,誓不甘休,因為當年元朗「動物孤兒院」同樣遭遇,卻有一個月期限,莫非官僚和成大哥支持的大機構有「關係」?「旺旺天地」的義工們滿腦子「愛國」,決心遵奉中央指示:「講正氣、講政治、講學習」,我們手牽手、心連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好不容易湊齊了一萬大元,日以繼夜、披星戴月的,終於在第八天光榮完成「魚農處」攤派的任務。

至於千禧年間,在下與良朋知己回歸偉大祖國從事的義務工作,搞得如何?黃土高原上的峴灣小學增建了兩間課室、一間辦公室,等冰雪溶解後,再挖掘第三口水井;國家教授級中醫大夫親赴粵北石灰岩地區,為貧困的瑤族同胞「贈醫施藥」;海內外會員資助的小學生至大專院校學生遍及神州大地....。最興奮的是,「川流文教基金會」創辦人體察【基金會】「不公開籌款」之堅持,接受我等推荐品學兼優、家境困難的中小學生申請獎學金。以及一位不願出名的熱心人贊助「基金會」上網http: //www.chefoundation.com 不為名、不為利、不為拜相封侯,真正關注偏遠地區清寒學子的仁人志士,從此可以瀏覽「基金會」網站,空中賜教,或加入「上山下鄉」隊伍,為「教育扶貧」大業奉獻之餘,順便觀賞明山秀水、品嚐無污染的野菜,見識愚昧、無知、醜陋、自私的地頭蟲種種貪污腐敗惡行。

其實,只要身體健壯,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可以追尋真理、可以挑戰惡勢力、可以活得逍遙自在、可以幻想孤身闖蕩的浪漫與客死異鄉的悲情、、阿門!

在下衷心祝福「青雙周」同仁和看官們年年有「壯舉」。

2000.12.23 青雙周

高山鴻雁

齊老師:

您好!

我是鄧志輝。在您及陳平玫小姐的關懷和支持下,我于去年七月份順利地完成了我的學業。在此,再次讓我對您們說聲:"謝謝!"


我被分到連南山聯鄉白廟小學任教,教二級。在其他老師及學生家長的積極配合下,我覺得各項工作都開展得很順利,雖然這裡人少、地方偏避,但這裡的學生學習很認真,很聽話。在這裡,基本上是一個老師一個班,因為老師太少,才只有三個,剛好只有三個班。

上學期剛來時,由於種種原因,我教的二年級的課本開學過了兩三個星期才到,故上學期的教學工作做得有點太匆忙了。給你寫信,也只有到了這學期才寫,真是抱歉!

由于這裡交通、通信不方便,故信由陽山縣太平鎮轉來。在教育教學上,請您多多指教。

今天就寫到這,祝身體健康!
鄧志輝敬上
4月15日




----------------------
尊敬的陳平玫女士:

您好!

承蒙香港齊家基金會的囑托,龍友余大夫和朱平原老師帶著您和龍大夫拿錢買的貳仟元的葯物,不怕山高路遠,經過長途旅行於七月十四日來我們這個窮鄉僻壤之地,贈醫施葯,義診八天,在此,我們代表峴灣小學,峴灣全體村民和楊峴村村民委員會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我們這個交通十分不便的大山汋里,能得在千里迢迢之外的你們的關心和幫助,我們實感欣慰和激動:當我們這裡的人听到您將要出錢買葯在我們這裡支持龍大夫舉辦義診時,他們幾乎不相信,且言道:"世上會有這樣的好人嗎?""不要錢,真的能使大夫看病和得到葯嗎? "……但是當他們都個個真的拿到不要錢的葯和得到免費診病時,他們幾乎不知說什麼才好。同時他們對龍大夫在這義診時他那一絲不苟,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忘我工作的精神也倍加欽佩。你們的這種實實在在的做法將是我們永遠記銘在心中。

最後,我們再次向您表示真誠的問候和深深的感謝!
敬祝您:暑安!


甘肅省會寧縣土門鄉楊峴村峴灣小學教師 : 張耀德
峴灣村社長 : 孫耀軍

-------------------------------------
齊老師:

您好 ! 一個韓鵬 ( 壞人 ), 不能代表整個連南 南崗鎮受資助生的美好心境, 他們是無辜的, 希酌情考慮 ( 關於資助方面 ) 據, 不准复印單據之事, 是我校校長聽錯電話而造成, 复印單據上面領導 ( 教辦主任 ) 完全同意.

> 請放心, 我會在種種阻力面前, 協助你告倒壞蛋, 還我們的名譽, 討回捐款人的愛心錢. 根據財務制度規定, 專款專用, 是每個人必須遵守的. 韓鵬這樣做是違法的, 一定受到法的制裁.



健康 !

鄧春明 敬上 2001年11月19日
註 : 2001年秋, 本人收集證據告發 前牛欄洞小學校長 韓鵬 挪用公款, 國內會員之回信.
起初, 教辦主任不准复印單據, 本人質詢 : 是否教辦主任也牽連在內? 本人呈送省紀檢委的函件, 可將他阻止复印單據一事告發.

我想躍 " 農門 "

作者:湖南 平江高中 戴連枝

為了打破家庭世代務農的周期率, 我為之努力拼博, 我為之
不懈奮鬥不是嫌棄農民地位低下, 而是作為一個普通農民, 難
以將個人價值充分全面展現給社會和祖國, 既為社會也為個人,


我不斷為自我充電畜力, 等待那麼一天一躍而上, 搏擊長空.
"農門" 難躍是每個普通農民心坎上的話, 這真是好事多磨
的具體體現, 古人有語 :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智, 勞
其筋骨, 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這也許是成才的必經之路. 對於農
家孩子最大的困難, 應該是能否繼續上學; 不斷提升自我. 今年
暑假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假期, 因為下學期就是升大學最關鍵的

高中三級了. 所以, 一方面我努力覆習功課, 另一方面, 我盡自己
最大努力幫助家人幹農活, 籌備下學期的學費.

暑假是黎稻谷收穫的時節, 也是我們家掙錢的好時機, 有
錢人家的稻穀, 常常僱用勞工收割, 我們全家人都能任勞任怨,
所以我們是被僱用的好幫手, 每人每天大約能賺上二十元, 在
貧窮的農村, 這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但勞動難度也是非常的大.
俗語說 : 萬事開頭難, 的磪如此, 今年暑假我們第一僱主
是村中李大伯, 父親二話沒說便接下了這宗 "生意", 由於這是
今年暑假的第一次高強度勞動, 我對此次勞動感受頗多.

打穀機轟隆的聲音為我們 "首戰" 揭開序幕, 我們採分工合
作的方式, 父親氣力大, 所幹的活是用打谷機將稻杆與稻谷分
開, 我和母親幹的活是將稻谷割放成堆.

烈日炎炎下, 我披起戰袍 -----厚的舊衣服, 拿起利器 ---
"禾刀", 向著浩浩蕩蕩的金色大軍 (稻穀) 衝去, 一陣快刀斬亂
麻, 金色大軍貶眼間倒下一大片, 當然 ! 收割速度的快慢, 要
建立在無數次的實踐基礎上, 我抬頭望望被我 "腰斬" 倒地的
金色大軍, 心中倍感成功的喜悅, 此時進入狀態的我 , 任憑汗
水在身上無拘無束地流淌, 用著熟練的動作 : 左手揪住稻桿,
禾刀往下一插, 右手用力一拉, "卡嚓" 一聲又解決了一群金
色士兵, 快速地重複這動作 , 待稻谷收割到一定數量時, 便
可放置成堆, 不遠處傳來媽媽節奏鮮明的收割聲, 這樣的
"卡嚓卡嚓 " 聲很悅耳, 我聽得越發幹勁, 便彎下腰拼命地
收割......

晚上, 躺在床上, 渾身像散了的骨架似的, 手臂被禾苗
割傷, 又紅又腫, 但我心中卻是另一番感受 : 喜悅 ! 吃這樣
的虧值得, 它壯大我的羽翼, 這樣的收割勞動將持續半個月,
有助我飛躍 "農門".

2002年暑假

我的山區情結

作者:廣西鄧創

自小生活在這座不太繁華也不太清閒的小都市里,早已學會了裹裝自己,努力去適應大家匆忙的步伐,腦子裏除了“優勝劣汰”的祖訓外,一片空白。

難得的機會加入了一些社團組織。於是開始了上山下鄉的純扶貧工作。說它純只是因為工作總要在人煙稀少卻又氾濫著瀕臨失學少年的山溝溝裏開展。籍此,便有了我的山區情結。這些工作不是一年到頭地有,但總會在我厭煩了都市的物欲橫流時接到新一項的任務。

火車、汽車、馬車、牛車、、,甚至一些叫不上名的代步工具。每一次都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勞碌奔波、顛頗,直至胃及其它腑髒震得扭曲,疼痛。卻快樂著。從那些冰冷的石頭森林裏走出來。我稱都市里魔方般林立地高樓大廈為石頭森林,生冷而沒有感情。看見滿目漫山遍野的綠,純樸而熱情洋溢的人,我沒法不快樂。

兜著不成調的曲兒,貪婪地將滿天地的景色盡收眼底,或跟著驅車的山裏大伯哼哼鏘鏘幾句,聽著淳厚質樸的鄉音,訴說著大山的故事……那些一山一山堆疊下來的梯田,閒置的時候,田裏會漫著水,映出一面一面清純的鏡,直視心間。看到了平日裏西裝革履、彩妝絲緞背後那張純淨的臉。悚然心驚,那是幾乎忘卻了的容顏。也會有長流不息的溪水,或繞家門,或繞山間。那麼清澈,如始至終。想起詩句:枝上柳棉吹又少。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那麼愜意!

住過一個受資助的學生家。家徒四壁,只有那整牆整牆的獎狀,或新或舊。他的家就安在這深山老林裏,路不好走,所以鮮少有人來訪。門前就有這麼一條四季長清的溪。

冬夜的深山,並不寂靜。嘯嘯的風聲和著溪水淙淙,輕唱………

習慣了都市快節奏的生活,所附帶的一系列後遺也隨之呈現。失眠是充斥腦神經最主要的幹線,整年整月地鬧,折騰。那顆浮躁的心沒法找到位置安定下來。卻在這深夜的大山裏,這陌生又盛情的農人家裏得到了平息,洗滌,淡定。一夜無夢,好眠。

清早,溪水聲依舊,只是風減弱了。農家大嬸在窗外輕聲地嘰嘰咕咕,叫喚著那些自養的小狗或小雞,生怕驚擾了我的美夢。

山裏總能比城裏快一步見到初升的太陽。那個蛋黃一般黃嫩可愛的東東。那麼近距離地掛在對面山的溝溝裏,毫不吝嗇地將暖暖的煦陽撒向農家牆上掛著的過冬臘肉和成串成串黃澄澄的玉米上,收穫後的喜悅在冬日裏揮之不去。

大山未散的氤氳在陽光下飛舞,如此真實,空氣清鮮得仿佛將要將人洗滌般,純淨怡人。可大山也會有貧脊,她有太多養不起的兒女,多少人只能祖祖輩輩縈繞在她身邊,過些或快樂或煩惱的平淡日子。苦了那些欲振翅高飛的雛兒們,只有無奈。於是我們帶著一些人的希望走進一座比一座幽隧的山,給那些小雛兒們做一些起飛的“托”。倒是這樣,滿足了我這份戀山情結,兜兜轉轉的迴圈,不斷努力。

總也希望,能有一天,大山這些想飛能飛的鳥兒們都能振翅飛出頭頂這塊小小的天,去尋求更廣闊的天地。只是不知道,飛出後的他們會不會有一天也患上我這般的戀山情結,懷念起這片清淨的天、清澈的溪以及那些純樸的人?!

如果我當了幹部

作者:河北省中學生 張年華


人生如夢, 揮手告別之際, 十年的風雨歷程巳經過去了. 我巳經二十多歲了, 成為了張家口巿的一位女幹部.


上任第二天, 就有一些下屬提著大大小小的禮品包, 來到我家, 說是仿效學習, 其實是來送禮的, 看著那一個個誘人精美的禮品, 我不覺有些心動了. 但我立即想到, 拿人家的手軟, 以後辦事可能就麻煩了, 況且父母也叮囑 過我當官就要當一個好官. 上對得起政府, 下對得起百姓. 於是, 我把他們的禮物一一婉言謝絕了, 這樣, 上任辟頭的磨難算過去了.

因為一些原因, 我與同事之間的關係不大融洽. 經常在一件小事上發生分岐, 這樣, 給我工作帶來很大的不方便.

上任三個月, 壩上一帶, 發生了嚴重的旱災, 糧食顆粒未收, 農民生活困苦, 我作為一名幹部, 對這件事非常關心, 經過和其他幹部的商議, 我們一致認為, 應該鼓動巿裡和其他鄉鎮人民捐款捐物, 并且, 我和幾個同事來到旱災嚴重的幾個村莊, 做實地調查, 并和那兒的農民一起吃住. 鼓勵他們要勇敢地去克服困難, 相信黨和國家一定會幫助他們. 之後, 我們在 經過上階領導的同意後, 撥糧食給了旱災嚴重的地區, 希望他們能平安渡過寒冬.

又經過二年的艱苦工作, 辛勤的付出得到了回報, 我被評為了 "優秀幹部" "先進工作者" 等的光榮稱號.

幾天後, 上階下達命令, 要我們配合警察對某縣的縣長進行調查. 同時, 我們也得到群眾舉報, 說該某的縣長大肆收受索取巨額賄賂, 上階要我們盡快調查. 當天, 我們經過商議, 決定由我帶幾個人去配合警察調查, 其他的人仍然做自己的工作. 通過對該縣縣長的工作情況和存款的暗查, 以及跟蹤, 并未發現任何可疑之處, 接著, 我們又深入到該縣農民和他的同事中調查. 他的同事和他的關係也不大好, 從他的同事口中我們得知: 幾個月前,有一個姓王的人,因犯了搶劫罪, 被該縣公安拘留, 還未判刑.

第二天, 王某的妻子拿著一個黑色的手提箱來找縣長, 經過一個多小時後,王某的妻子卻拿著一個灰色的手提箱從縣長辦公室走了出來, 她看起來很高興. 幾天後, 王某便被放了出來, 說是沒有証據, 無罪釋放.

同時, 警察從農民口中得知, 上個月, 政府給農民撥下來買種子的錢, 他們一分也沒拿到, 後來, 我們又經 過仔細調查, 查到有多了, 銀行有這個縣長的存款. 五天以後, 大量的証據都找了出來. 這個縣長被河北省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判處死刑. 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面對這件事的結束. 我深深地體會到: 惡人終究會得到報應, 而好人永遠都會得到眾人的擁待.

在以後的當官生涯中, 我仍然走著坎坷不平的山路. 困難也常圍繞身旁, 但是, 從來沒有放棄過. 我用自己 的信心和毅力走下去. 我永遠都相信: 正義就是真理, 是永不敗的.

我期望的生活方式

作者:河北省中學生 李靜靜

我是一個學生, 有遠大的理想, 雖然, 那是遙遠的未來, 但人們總不忘細細打
算, 我也是如此. 我每天都在想未來, 也可以說那不叫未來, 只是我所希望一步
步向它邁進, 在這途中, 有許多波瀾起伏和重岩疊嶂, 它們是強大的力量, 可能
會把我踤倒, 但我會勇敢地爬起來, 經過反复學習, 把它們打倒在地, 永不爬起.
這并不是我的豪言壯語,這是我的目標, 我奮鬥的目標, 我生活的目標, 我未來
的目標.

我愛大自然, 我喜歡大自然. 我痛恨那些毀壞大自然的人類, 他們把一隻動物
又一隻動物的生命奪去; 把一株又一株樹木砍掉; 又把花草的靈魂奪去, 為了自
己的某些利益, 他們殘害無辜的生命, 大肆地砍伐森林, 致使土地沙漠化嚴重.

在我的未來不允許有一個動物哭泣; 也不允許一棵樹木躺下; 連一根花草也
不能損傷.一個個工廠的上空將不再會有嗆人的濃煙. 有人會說這是理想的境
界. 不! 其實想要做到這些并不難, 只要每個人都能有自我意識, 意識到大自然
給人類的好處; 破壞大自然後, 自然給予人類的懲罰.

我所希望或期望的生活方式是在藍天, 碧水間和茂密的森林裏, 有許多小房
子, 在那裡生活著人類和各種各樣的動物, 它 (他) 們和睦相處, 共同生活,在這
片綠色陽光裏, 我和它 (他) 們一起早餐午休, 呼吸著新鮮的空氣, 感受著春天
氣息. 人類和動物都感受著這份非同尋常的關懷與愛. 大地充滿和平, 天空出
現色彩斑斕的彩虹.

人們不爭權勢, 不為私利, 能夠做到: 見地有金, 無心自昧; 見家無人, 無心自
拿.這樣人們就不會再用鎖了, 國無爭 ,勢無爭, 人無爭, 動物無爭, 天下太平.
人們也不會有窮富之分, 沒有人物之分 , 沒有人四處討債, 四處躲債, 動物也
不用死里逃生. 人和動物一起坐著宇宙飛船在太空遨遊,太陽也會被感動到讓
人接觸它的身體,一切生命都在歡呼跳躍, 迎接這偉大盛世.

天空是蔚藍的, 河水是碧綠的, 空氣是新鮮的, 人們是快樂的, 動物無憂無慮,
樹木是茂盛的, 花草是鮮嫩的, 一個新的地球沒有傷疤和病痛, 健康又強壯.

在現在它是個理想的社會, 但在將來它會實現的, 為了它我會不停地奮鬥!
奮鬥!

哭泣的小鹿

作者:安家堡中學 李云泰

我是一個學生, 有遠大的理想, 雖然, 那是遙遠的未來, 但人們總不忘細細打

在喧囂的酒樓門口 有一隻梅花鹿 用嘶啞的嗓音

緩緩低訴「人們抽飲 我們的鮮血 直到 我們

的生命結束 也許 會有一天 每一個孩子

再也看不到 活著的小鹿」

﹡ ﹡ ﹡ ﹡ ﹡

小鹿 小鹿 你別哭 所有的孩子都會為你高呼

:爸媽 叔叔 阿姨 請放下飲血的酒杯

不要去做屠夫 留下每一隻小鹿 留下每一種動物

留下美麗的地球

這就是你們 送給孩子們 最好的禮物。

動 物 與 人

作者:黃山衛校 朱菊華

我說動物與人之間可以用等於號來劃分, 有多少人贊同
呢? 要是給動物概念下定義, 定義範圍包括人嗎? 有的人也
許說:“不包括, 人就是人, 不能與動物混為一談。” 我卻
說包括, 人本來就是動物, 只不過是動物中是高級動物罷了。
人有思維,有感情, 動物同樣有思維, 有感情。

有的人相信海豚會在大海中“領航”嗎? 相信百寫遇難
而求救嗎? 我相信, 因為我始終相信動物也有思維和感情。
我從報紙上看到這樣的一篇報導, 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 巨
輪正減速向埃及塞得港防坡堤口駛去, 忽然船首正前方30米
的海面出現了兩隻海豚, 游動的速度與船速幾乎同步, 它們
不前不後, 不左不右, 始終在船的前方, 一直保持30來米的
距離, 它們忽而躍起, 忽而潛入水中, 似乎有意引起駕駛員
注意, 生怕航行者迷失航向似的, 它們每隔一分鐘左右, 躍
起一次, 持續了七八分鐘, 躍起和潛入動作是那樣一致, 那
樣協調, 令人驚歎。
海豚巳發現巨輪尾隨其後, 但又顯出不慌不忙地“領路 ”
等到巨輪接近防坡堤口才悄然離去。一般的人看了, 也許只
覺得好玩, 沒有什麼, 但 海員們把海豚看成是自己親蜜朋友
哩! 在茫茫的大海之中, 它們引導著航海者們前進。 這說明
動物與人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 是人類的好朋友。每個人應
該把動物看成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還有一次, 一天巨輪駛入台灣海峽時,烏雲密佈, 大風呼
嘯, 傍晚, 風停雲散了, 夜幕悄悄吞沒了遠近的一切, 緊緊
擁抱著星星。 突然數以百計隻海鳥向巨輪撲過來, 它們驚叫
著,四處亂竄, 有些打著翅膀, 往舷窗玻璃上撞, 還有些蜂擁
進入餐廳, 又朝電視 機屏幕上撞, 船員立刻關掉電視機, 怕
發生意外。這些鳥準是先前那陣狂風把它們刮到海上來, 恰
好遇上輪船經過, 它們便來“借宿” 為不讓這群鳥干擾輪船
航行, 同時也為 了保護它們, 船員便把亂飛亂竄和掉在甲板
上的鳥兒都關起來臨時「看管」, 翌日, 巨 輪進入東沙群島
附近海域, 大家一齊打開艙門, 讓它們擇路重返故里, 它們
啾啾地叫著, 似乎在道謝告別, 然後振翅飛向藍天。 這些可
愛的小鳥遇難時知道自己求救。 這些航員們都能愛護動物,
使它們脫離險境重返故里。 這也說明了動物與人之間友好親
密的感情。
動物與人的感情沒有差異,人能救動物,動物也能救人。
其實動物與人交往是一種美妤的情感交流, 衷心希望人們都
能與動物友好往來, 把動物看成是好朋友。
 

作者:河北流村中學 劉彬

「教育扶貧」事業是一個偉大的事業, 對人類文明, 對社
會經濟發展起著一個很重要的作用, 其政治影響及社會效應,
不能與其它事業相提并論, 社會的文明發展以發展教育事業
為主導, 然而教育事業受著經濟條件困擾, 以區域性貧困為
主體, 以家庭經濟貧困為支體的困難重重, 相當复雜。

可想而知, 知識含量高的地區, 經濟也就發達, 但有的
人並沒有意識到.....才學創造科技然後變成財富的前因後果,
想平衡社會財富, 就得靠政府, 靠支持「教育扶貧」的各界

人士, 把「教育扶貧」事業提高到匹夫有責的角度, 這個事
業任重道遠, 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業, 是一個跨世
紀, 跨年代的遠程工程。

就我而言, 已經感受到了「教育扶貧」事業的成就, 姐
姐是在各界人士資助的環境中完成學業走上工作崗位。 在這
充滿愛的氣氛中, 再把愛的種子, 傳播給更需要的兒童和因
困難即將綴學的孩子, 省下一只筆讓那兒童把"愛"字書寫得
完整無缺, 省下一元錢讓那兒童吃飽再進校門。

最後, 我發自內心的向全社會呼籲, 大家一起來幫助那
些困難兒童, 讓他們重新感覺到人間的溫暖, 是我對「教育
扶貧」事業的承諾。

發揚人性,從我做起

作者:孔一中 趙晶

不久前,我連續看到這樣的報導:清華大學低研究生劉海洋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竟將一瓶硫酸潑灑在動物園的一隻大熊貓身上;某大學的一名學生為了博得“紅顏”一笑,竟將一隻小狗放在微波爐裏烘烤……

這些事件不由得讓人聯想起人類傷害動物的種種暴行,想起那些被人類所所磨的動物們的悲慘遭遇。

對動物的傷害,人們是不擇手段的,人類把所捕抓的動物吃掉,賣掉或做成皮衣,標本等。因此地球上的動物一天比一天減少。這原本是一個美好的世界,可現在也變得沒有了色彩,那些動物被人類殺得也所剩無幾了。

尊敬的人們啊!我們沒有傷害動物的權利呀,它們和我們一樣,也是從億萬年進化而來的,幾百萬年以前,當人類還不知在何處棲息時,千千萬萬美麗的動物已使我們的星球變得色彩斑斕,千姿百態了。

尊敬的人們啊!我們更沒有傷害他們的必要哇!因為我們現在經濟條件好,三衣足食,如果要傷害動物,那更多是為了用它們換取沾滿血腥的鈔票,或是如劉海洋和那對大學生戀人那樣,只是為了美麗生靈的恐怖和呻吟中得到低級的樂趣,或是什麼也不為,只是為了屠殺而屠殺。如此,我們人類是不是顯得太自私,太無聊,太殘酷了?

尊敬的人們啊!為了讓世界美麗如初,為了讓這個世界斑斕多彩,為了讓這個世界和諧安詳,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發揚人性保護動物,善待動物吧。因為有了它們,我們的世界才會更加美好!

培植善念

作者:孔一中 柳豔林

過去,西藏有一位高僧叫潘公傑,每天打坐時,在面前放黑白兩堆石子,來辨識善念惡。善念出現時,拿一顆白石子放在一邊;惡念出現時,取黑石子。

佛法中的善念是利益大眾;惡念則不單指殺人越貨,在腦中轉瞬即逝的享樂之念以及貪慕,忌妒,嗔惱等,都可稱之為惡念,而欺詐偷盜已是罪惡了。

以現今的角度闡述,善念即仁愛,它包括對人的仁愛,對動物園的仁愛。然而現實中大多數人卻沒有做到這一點,就拿人們對待動物來說吧!

曾經看過一篇報導:“一個清華大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竟將一瓶硫酸潑灑在動物園一隻大熊貓身上;某大學一大學生為博“紅顏”一笑,竟將將一隻小狗放在微波裏烘烤……

這些事件不由得讓人聯想起人類傷害動物的種種暴行。

對動物的傷害,許多人是不擇手段。他們射箭、坑陷、投毒、張網、用繩索、子彈、炸藥等恐嚇它們,殺戮它們,消滅它們;為了進補,吃掉它們。於是,哀鳴劃破夜空,鮮血浸透原野,腐屍在河流中沉浮……

對於這些人,善念在他們思維中已蕩然無存,太可悲了。

我們沒有傷害動物的權利呀!它們與我們一樣,是從億萬年的生存搏鬥中艱難地進化而來的。幾百萬年前,當人類還不知在何處棲息時,千千萬萬美麗的動物已使我們居住的星球色彩斑斕,千姿百態。作為生命,它們也是宇宙最珍貴的存在,它們同樣擁有生存的權力與尊嚴哪!

我奉勸這些善念殆盡的人,找回你的善念,發揚欣的人性美吧!我們要從愛自己這小範圍走出來,去試著愛周圍的一切,善待周圍的切,不要讓惡念永占在我們的心中。

潘公傑大師在黑白石子中辨識善惡二念,到晚上檢點。開始時黑石子多,他摑自己的耳光,甚至痛哭自責:你在苦海裏輪回,還不知道悔改嗎?三十多年後,他手下全變成了白石子了,他終於修成菩薩道。

我們達不到高僧那種至純之境。善待自己本沒有錯,我們是凡人。然而無論利已心走得多遠,有善念相伴,你都會是一個好人。

願燦爛的陽光灑滿世界

作者:孔一中 邢旭微

如果有人問我:“世界上誰最殘忍?”我的回答是:“人類”。人類很殘忍,難道不是這樣嗎?

我作為人類的一員,指責自己的同類顯得有些不近人情,但是,事實勝於雄辨。

老虎被譽為山中之王,卻也逃不過人類智慧的手槍,狐狸自古以來就以狡猾著稱。但它們的肉還是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味。它們的皮便做成溫暖的狐皮大衣,大象如此的魁梧高大,可是人類卻輕易地拔它們的牙來獲取利益。這不足以說明:人類很殘忍嗎?

人類是萬物的主宰,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甚至也可以破壞自然。那麼多的樹被人類砍伐,那麼多的動物被人類滅絕,那麼多的土地被人類建造房屋。地球母親已被人類折騰地傷痕累累,這還不能證明人類的殘忍嗎?

路上,遇見一個乞討者,雙腿殘廢,有些人卻能夠不屑一顧地走過去,不留下一點同情的目光,有些國家幹部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把人民的血汗錢都裝到自己的腰包裏,有些商家為了營利,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欺騙廣大消費者……

我真想問一句:“這些人的人性都到哪里去了?”

不過,我也聽說過一位姑娘為救一隻落沼的丹頂鶴而獻出自己生命的故事,一位阿姨為保護國家財產而在烈火中得到永生的事蹟……這些人,是多麼地崇高,多麼地偉大!

世界上有人性的人有,沒有人性的人也有,我要說:“發揚人性,從我做起,我相信:世界的明天,陽光會更加燦爛!

發揚人性 從我做起

作者:孔一中 劉勝偉

“人”這個使用頻率最高的漢字,雖然只由兩筆組成,但《辭海》對它的解釋有口項;而以“人”字牽頭的詞語竟多達272條目。更令我們堂目結合的還遠不止這些,例如:“人性”這個詞,排272條目的第三位,不言而喻,“人性”這個詞的重要性與普遍性是十分突出的。

古往今來的學者,對“人性”的價值各有精闢的見解。德國的歌德有句多言:“你若要喜歡自己的價值,請發揚人性,去給世界創造價值。”法國的盧梭也曾告誡我們:“人性的價值是無法衡量的,古往今來俱可見證。”我以為還是日本的乃目希典說得更確切:“做有人性的多認為不可能之事,乃人生至高之樂。”

生活的磨練使我深刻體會到:有人性的一定是人,是人的不一定有人性;人性是奉獻,不是索取,是拼博,不是享受。這是擁有人性的最低標準,是至高之樂的大事。

16年前,我出生在一個普通工人的家庭。母親剖腹產大出血,醫生竟予之不理,原因是父親沒有錢交往院費,最後母親只能把住房抵壓出去,這才把媽媽和我從天堂硬拉回來。此後我一直在想,人性難道是用錢來衡量的嗎?翌年腹痛難忍,幾經手,身體孱弱。父親勞累過度,患了胸膜炎,無力照顧我的生活和學習,我成了到處流浪的“吉卜賽”人。寄居在鄰居和朋友家裏,靠火湯和稀粥餵養長大,他們對我蠻好的,所以人性在我心中有燃燒了火花。

清貧的家境使我嘗盡了人間的人情冷暖與世態炎涼。

學齡前,我把聽到的童話故事暗暗記下來,鸚鵡學舌般地講給病床上的媽媽聽。每當看到母親開心的笑容,我比喝了密還甜美。在朦朧中感到:回報母親是人生的一大幸福和人性的一個撫慰。

小學伊使,我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由日記入手,逐漸培養了寫作和讀書的興趣。從三年級起,我就一直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各門學科。當我把獎狀捧給母親之時,喜悅中覺得發揚人性是一種快樂的享受。

10歲那年夏天,為了讓大病初愈的母親,排除長年臥床的孤寂,我用“小飛鴿”撲自行車馱她到野外散心。湛藍的開空,像一池倒映的湖水;清新的空氣,似醇酒的芳香,令人心曠神怡。我一邊吃力地蹬著車,一邊當導遊,向母親介紹農村的巨大變化。我的襯衫和後背貼在了一起,額頭上沁出一層汗球兒。爬上了一道陡坡,準備跨過一條鐵道。我彎腰了背,喘著粗氣,小心翼翼地行駛。突然,車子在水泥的路基上顛簸了一下,我的身體失去了平衡。就在車倒人翻的一刹那,我猛然側過身,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母親。母親安然無恙,我卻得眼前一黑,下頜被堅硬的鐵軌磕傷,殷紅的鮮血頓時淌了下來。母親潸然淚下:“好飛飛,媽難為你了……”我用手帕擦去母親腮邊的淚水,打趣地說:“磕破點皮,沒關係。不正好多了個‘酒窩’嗎?”

後來,我的下巴果然留了一首疤痕——充滿人性愛撫的愛痕。從這首值得自豪的孝痕上,我感悟到了人性的真正價值;如果沒有人性世界將一片黑暗,有了人性地球將處處充滿愛,我們因而要使人性發揚光大,讓人人都有人性。同學們!從我做起,發揚人性吧!

人性與獸性的衝突

作者:孔一中 鄭旭旭 

人們常用“人性”和“獸性”來區別人與動物的感情,“人性”已成為人類所有美德的代名詞,純潔,善良無私和愛;“獸性則恰好相反,野蠻,殘暴,兇惡和骯髒,以及其他令人不齒和唾棄的思想行為。

“人性”自然是用來開容人的,“獸性”當然就職形容“獸”,也就是動物,可是有誰敢說動物就沒有人性嗎,人類就沒有“獸性”嗎?

首先,讓我們聽下面一個故事。從前,好萊塢電影裏的猛獸諸如老虎,獅子之類的,大多是用鞭打,電擊等殘酷方法訓練出來的。馴獸師海夫爾是最早放棄這種方法的人。他提出馴獅應用“慈善誘導法”,很多人不以為然,認為野獸就是野獸,人只能用暴力來對付他們。然而在一場交通事故中,海爾夫的方法得到了極好的驗證。海爾夫開著拖車帶著獅子泰術去片場拍戲,中途發生了交通事故,海夫爾被包出車外昏了過去,泰米從破車裏掙扎出來,頭上,身上都流著血,眼睛也看不見,它不知道所措,發出陣陣嘶啞的咆哮。原來疾馳的車流頓時安靜下來,人們驚恐注視著這受傷後仍威風不減的獸之王,聞訊而來的員警已準備擊斃它以免傷人。這時被吼聲驚醒的海爾夫向泰米吹了哨,並親切呼喚它的名字。焦燥不安的在原地打轉的泰米安靜下來了,一步一滴血地向海爾夫走去,海爾夫淚如泉湧,繼續呼喚著,伸開雙臂迎接這個對他無比信任的朋友。

其實動物們的感情是很單一的,它們的了典裏也許只有“愛”和恨“兩個字,當人們用自己的愛去對待它們的,它們會舍去一切去愛人類,報答人類;當然,如果人們的行為嚴重地傷害了他們,經們自然也懂得“恨”,它們自然所表現出來的復仇行為,可能就人們所說的“獸性”吧!

接著,再讓我們看看印度村落裏的大象吧。這些性格溫馴的龐然大物自古是印度村民最好的朋友,它自願充當人們的坐椅,為人們找東西,伐木,有時甚至會為了主人而與猛獸搏鬥。但近些年來人們不斷地破壞森林,嚴重地影響了大象的生存環境,憨厚忠實的大象終於忍無可忍,向村莊發起了襲擊,破壞了大量的田地和房屋。在這裏我們不得不承認是人類的敗行導致了大象對人們的態度由“愛”到“恨”進而做出復仇行動。現在有誰還認為“獸性”是一種罪過嗎?即使是,也是我們人類造成的。

實際上,人的感情是最豐富也是最變化無常的,對感情單一的動物們,我想,我們要做的,不過是全心全意地去愛它們而已,不傷害它們罷了。千萬別再讓動物充滿“獸性”地報復我們,讓我們發揚人性,從我做起吧!

發揚仁性 從我開始

作者:萬全中學 郝慶陽

 

獨自一人時,我在想:什麼是一個充滿愛的世界?我們這個世界充滿了愛嗎?

有一部分認為:只要人與人之間真誠以待,用真心換取真心,彼此都有一顆愛心,這樣世界將充滿愛。我想質問這些人,你希望世界只有人類獨自生活嗎?你要對我們人類擁有愛心,對待身邊的一花,一草,一隻螞蟻,一隻小兔都應像對待親人一樣。我要說的是,在這個世界上,彼此都是重要的,都是生命。生命都是一樣寶貴的,並不分類,我們應同樣呵護。

可是……電視、廣播,每天報導有關野生動物頻臨滅絕,或是殘遭捕獵者的殺害,看著一具具屍骨,一張張毛皮,那都是多少生命呀!那些殺害他的人,想過沒有,他們也有親人,你讓他們的親人怎麼活?他們一定傷心,痛苦。換了是你,你們那些可惡的捕獵者,你們的親人會怎麼樣?難道我們追求的愛的世界,只有人這一種動物,雖說,天地間以人為最貴,但是天地間只剩下“人”,大約終究也樂不起來。

在這做一個不愉的假設:你現在身處恐龍時代。會有怎樣的感受。整日提心吊膽,性命掌握於那巨大的恐龍。你活得愉快嗎?假沒雖不現實,可我想他更能說明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單拿螞蟻來說,在它們看來,人類便是那可惡的食肉的恐龍。憑著自己高大的身軀來欺壓弱小,它們一定恨死了你。

那我們能做些什麼呢?很簡單。拒絕野生動物毛皮服裝;拒食小動物,更要勸阻家人,朋友。同學不要食小動物。更要感於揭發,檢舉一切捕殺野生動物的形為……總之,要從自己做起。

我想人類終究不是“恐龍”我們應該向生靈顯出我們人類仁性的一面。人類不是自私的,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另類的痛苦之上,更不要去傷害他們的性命,我們人類不是邪惡的,發揚仁性,從你我開始,你自己身邊做起,真正創造一個和諧,充滿愛的世界。

發揚人性從我、你、他、大家開始。

發揚仁性 從我做起

作者:江西農大 朱成根

在義大利一次國際網球公開賽上。兩名先手不分上下,平分秋色,比賽異常激烈。在關鍵時刻,一隻白鴿騰空掠過。她立刻扭轉球拍方向,可小鳥卻還是難免遭遇不幸立刻從空中跌落到地面。她立即放下球拍,抱住小鳥懷在胸膛,頓時臉色蒼白,茫無頭緒,雙膝跪地,懺悔不已。雖然她失去了冠軍,但卻迎來了絡繹不絕雷鳴般的掌聲。她在身世界各個角落鄭重的仁性,所謂仁者愛仁,從那以後我心中默默潛藏著仁性的萌芽,我希望全人類都懷著仁性的觀念,每個人在自由中追求自己的自由。在大眾中的幸福中尋求自己的幸福。用自己的誠實的汗水和一顆博愛之心來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希望每個人的手上都不曾染過一滴有生命的血,每個人的很心也是極具潔白。極其善良溫柔的。還世界各種生物生命的本色。

在這個物欲橫流,錯綜複雜的社會上,幾多人傷感傾訴,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甚至說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人不為已,天誅地滅。於是道德開始淪亡,人性之花開始褪色,但是我要說在這個大千世界總有那麼多滾燙的心。他們默默地為我們服務。在我們失落時,下雨時,迷路時不斷地撫慰,撐傘,點燈。這樣我們就不得不心動。不由不善良。

打開歷史卷,仁性源于何方,今在何方。暮然間,我回憶起巴黎國際研討會一位著名美國專家的忠告:人類要想與自然協調發展,我們就銘記孔夫子的良言,是的,孔夫子在很早以前就提出“天人合一”的觀點。可見我們的古代文化是偉大先進的。思想是融有仁性的觀點,別在說了,別在歎了,發揚仁性,給祖先一個交代,向生命作一次鄭重的鞠躬。

人長著十手指一張口,那是要我人多做和說,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切勿殺生,愛護每一個生命,努力使中華大地遼闊的胸膛上沒染過一滴鮮血。我們一定會勝利,勝利一定屬於善良的人類。

勿以善小而不為,發揚仁性,從我做起,華夏的健康傳統將多八個字:思同造化,博愛無限。

遙遠的東方

有個古老的傳說

傳說

有一條巨龍

千變萬化面貌多

****************
遙遠的東方

有個古老的傳說

傳說

萬變的巨龍

犯下了滔天大禍


*****************
遙遠的東方

有個新人類小我

小我

踏踏長征路

去尋覓巨龍腳步

*****************
遙遠的東方

有個新人類小我

小我

踏踏回歸路

抗論染血的包袱

 

香港星島日報

我曾經流浪 在那神州大地上

背上滿袋 是夢鄉

腳下步步 盡失望

我曾經流浪 在古老的黃河旁

北風颼颼 訴忠良

泥水滾滾 哭國殤

我曾經流浪 在那落後的窮鄉

破爐柴火 添惆悵

老農愁眉 數皇糧

我曾經流浪 在滔滔的金沙江

污染兩岸 似煤倉

工農兵商 向錢望

我曾經流浪 在群山中的武當

秉燭夜談 道家方

金頂觀日 春秋長

我曾經流浪 在那西南的邊疆

千斤輪轉 祈安祥

十里荒原 送天葬

嗚呼

我流浪過的地方

去年六四變屠場

漫天砲火 萬 民喪

獨裁暴君 心病狂

人心惶 憤恨滿腔

天地怒 災難囂張

哀哉

我問蒼天 天茫茫

我問日月 日月藏

問我親朋 皆奔忙

問我前程 歎無亮

美國國際日報

呱呱一聲 墬地

身不由己

從此 酸甜苦辣

熬過 十七十八

唉! 好不容易
****************
哈哈三十 而立

為五斗米

從此 好事多磨

轉眼 歲月蹉跎

唉! 一場遊戲
****************
嘻嘻七十 古稀

放下名利

從此 逍遙自在

徘徊 閻王殿外

唉! 不見知己

「青雙周」

遙遠的東方之珠 有一堆 蟲

蟲蟲滿身 都是膿 白的膿

黃的膿 紅的膿 膿血

膿痂 膿腫 阿門!

保佑我們的傳人

無論是龍

還是蟲

可千萬

別長膿


「青雙周」

珠江夜 燈火輝煌

酒也香

社會主義的優越 聲聲唱

唱出了陳希同

也唱出了鄧樸方

****************

珠江夜 燈火輝煌

酒也香

可憐那 黃土地

窮溝裡 大山深處

五十年不變的淒涼

「青雙周」

驕陽

陪伴 妳、們

拜訪 沙漠

妳卻埋怨 他倆太熱情

老捕捉

夜空跳躍的 星火

欣賞 牛郎的灑脫
****************
驕陽

目送 我、們

告別 沙漠

我沒回頭 望他倆一眼

直奔向

浪花滎滎的北戴河

尋覓 完美的貝殼
****************
驕陽 和 沙漠

天長地久 的





不在乎的 你、們

尋夢的 我、們
****************
當然

他倆 也不在乎

你、我 沒有天長地久

人們 沒有夢

只有 心底的痛

「青雙周」

冷鋒

劃破了 夕陽

瀉了 一地的 紅

紅了 大道 西

也紅了 大道 東

卻溫暖不了

傷口的 痛

****************
冷鋒

劃破了 夕陽

噴了 滿天的 紅

紅了 星 星

也紅了 月 亮

卻溫暖不了

井底的 悲 涼

****************
春 寒

夏更冷

受傷的青蛙

仰天 長嘆(血 漸漸 乾)

「星島日報」

想當年— 6/1998

那年夏季 那些日子裡

驕陽似火 燈也輝煌

****************
小人物 喊喊嚷嚷

大人物 慌慌張張

白天 不像 白天

夜 不像 夜

****************
忽然

大地上 血紅的

鮮花怒放

從此

廣場中 無言的

孤魂遊蕩

千萬個母親

悲慟的 淚

兩 行

****************
那年夏季

那些日子裡

日月 藏

天也 茫茫

註:1998、6、4夜 黃色暴雨警告

「青雙周」

香江

不見滿山秋

寒風細雨強說愁

冷鋒把冬留

香江

抗議滿街頭

去國情懷空擔憂

清月迎淚流

詩觀

詩,

是詩人為了火化靈魂,

而點燃的血淚。

詩,

是詩人點燃血淚、火化靈魂,

而升起的一縷清煙。

「當代詩壇」

夕陽下 離家

別了

爺爺的叮嚀 奶奶的話

夕陽下 歸家

苦了

破落的庭院 遍地野花

夢去

月冷

雲淡

冷冷淡淡 秋月照

紅酒和淚 在燃燒

國和家 在萬里遙

孤孤單單 念奴嬌

天 荒

地 老

註:92年春孤身闖蕩,於東歐認識一群闖錢途的同胞。

「當代詩壇」

冷冷 清清

分外明

四下 無人

我席地

舉瓶 痛飲

在塞外 邊疆

在聽不到 血染的風采

在看不到 百萬人遊行

在沒有人 談論天安門

的一個 遙遠的地方

註:發表於青雙周

 

熱烘烘的太陽

笑容燦爛地

歸家

踏破

層層波浪

金色的沙

※ ※ ※

可憐 那

白色的雪山

冷冷的峰

無奈

無淚

無言地 長伴

五千年不變

血染的天空

註:靈感來自台灣攝影協會的作品 / 發表於青雙周

舉杯 不消愁

揮雲煙 迎歲月悠悠

一生如夢

恨也有 愛也有

都不如 葡萄美酒

陪著醉 陪著昏睡

管它 天不長

地不久

註:發表於青雙周

揮揮手 回到

小小的 坪洲

總忘不了 那座大山

和 山裡 捧來野蘭花的

小朋友

※ ※ ※ ※

漂過 霧茫茫的海

想起了

搖搖搖的船 隨晚風

輕輕撥弄 一江春水

水的盡頭 還有個鹹蛋黃

滑溜溜的 溜向

西山後

註:探訪安徽特困山區雞鳴村歸來 / 發表於青雙周

紅日 懶懶洋洋

西沉

長堤 孤孤單單

漸遠

海鷗 漂漂盪盪

逐浪

四下 冷冷清清

無人

遊子 恍恍惚惚

望鄉

魔鬼

挖走了我的心

啃我的骨和肉

踐踏我的靈魂

但是

皇天后土孕育了五千年的根

教我 堅持到天明
 

註:1999年青雙周

仰天長笑

魔鬼

挖走了我的心

啃我的骨和肉

踐踏我的靈魂

但是

皇天后土孕育了五千年的根

教我 堅持到天明

 

註:1999年青雙周

六 * 四

六四 是病 是痛

也許 是絕症

患於 八九年夏季

每逢 當年今日

良心 忍不住悲泣

悲廣場上

血染的正氣

悲坦克下

堅持的真理

* * *

六四 是病 是痛

也許 是絕症

患於 八九年夏季

每逢 當年今日

魔鬼也暗自哭泣

哭血染的手

僵硬麻痺

哭遺臭萬年

子孫鳴悒


註:2001年4月互動專題


 

 

香江悲情( 兩首)

(一)

以後再說

以後再說

老婆婆靠著

兒子給的

五百塊錢

租一張床

帶一身病

度過

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

以後再說

以後再說

老婆婆靠著

兒子給的

五百塊錢

為一個堅持

有一子送終

不肯申請公援

如此

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 ( 二 )

主人拋棄牠

公狗欺負牠

流浪的小母狗

做了媽媽

好心人餵牠

孩子們摸牠

流浪的小母狗

見了人不再怕

一天

牠跟著我

咿咿哇哇

說了半天話

原來

牠的寶寶不見了

急壞了牠

也急壞了大家

聽說

離島有個吃狗肉的王八

--------------------

註:1995年香港星島日報

祖國啊!祖國

每 當 我 回 歸

偉大 而優越的 .............

第一眼是 地大 人多

再往下看 痰多

* * *

每 當 我 回 歸

地大 痰也多的 ...............

第一眼是 良田 荒蕪

再仔細看 遠山光禿

* * *

每 當 我 回 歸

良田 已荒蕪的 ..................

第一眼是 賣狗肉

招牌多

當牠朋友的 沒幾個

* * *

歲 月 如 梭

總有一天 我會閉上眼睛

閉上嘴

不看 不寫 也不說

管它偉大 而優越的 .........

少了什麼 什麼多

註:2000年青雙周

沉夢干龍潭

晴空 碧藍無垠

只有 盤旋的鷹

群山 環抱翠谷

風老大

氣呼呼

石子在身後

沙沙的問

去沉夢?

遊魂?

大地無語



昂首

嘆不去龍的憂鬱

註:1996年初夏探訪河北自然保護區 , 在回港的火車上感慨萬千 ( 不久,負責人被各方義工投訴遭利用,隨後改建為渡假村 )

熱血的故事

黑夜 過去了

在這循環不息的宇宙

一定會再來!

屠殺 過去了

在那獨裁專制的國度

會不會重演?

血花遍地

我們的悲憤 隨日月運轉

千秋萬世不止

血肉模糊

他們的殘暴 如魔鬼降世

龍的兒女無懼

* * * * * * * * *

昨天 熱血

流過歷史的傷口

滲出悲傷和哀愁

今天 熱血

隨愛心向大地奔流

溫暖貧苦孩子的心頭

明天 熱血

灌輸的花朵開遍神州

龍的兒女同享民主自由


註:1994年春季徵文比賽優異獎

無題

傳統的包袱

沉 重

歷史的傷口

深 痛

我流浪的路

重 重

我回歸的心

朦 朦

寒夜

異鄉流浪

思念 徒四壁的家

冷雨

風中奔忙

回首 人海裡有他


註:1992年4月28日於波蘭首都華沙

天蒼蒼

我踏漫漫路 迎月

急觴

野茫茫

我拋串串夢 追月

醉鄉

----------------------------
泰山觀日落

雲天高高 蒼山渺

炊煙了了 寒風峭

四下悄悄 孤影搖

饑腸轆轆 夕陽笑


註:1991年夏 孤身闖絲路
 
 

 

 

西伯利亞行

雪花 輕輕 吻別

白樺樹 披霜 帶淚

北風 冷冷 揮送

荒原凍土 緊相隨

浮冰 片片 流離

湖光 濛濛 如煙霏

水鳥 雙雙 對對

伴遊子 如癡 如醉

註:1992年5月6日於貝加爾湖

龍的傳人

遙遠的東方

龍 絕了種

我一杯又一杯

喝東江水

奶奶說 從前

滴滴都清甜

* * *

遙遠的東方

龍 絕了種

我一趟又一趟

夢回故鄉

爸爸常回味

山水都好美

* * *

遙遠的東方

龍 絕了種

我一天又一天

盼太平年

天地卻 惆悵

神州風雨狂


註:發表於加拿大溫哥華星島日報

回鄉的路上

回鄉的路上

我肩挑 、手挽 、步步忙,

帶去姐妹的衣裳﹔

也帶去叔伯的口糧。

* * *

回鄉的路上

我默默問上蒼:

泉下的爹娘可知我還鄉?

兄弟們又流落在何方?

* * *

回鄉的路上

我老眼昏花、心裡慌,

不見那山高、水長﹔

不見那月兒分外亮,

卻是路長情更長。


註:1982年發表於華僑日報(代父還鄉的猜想)